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公布5个生态环境领域信访化解典型案例
时间:2025-01-06 23:38:11 来源: 作者: 点击:
生态环境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福建省生态环境系统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信访工作,坚持把群众身边的小问题当作自己的大事,将群众信访举报视为送上门来的生态环境隐患“预警”,组织有关单位认真研判群众诉求,深入群众,下访接访,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近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一批为民解忧的环境信访典型案例。
一、精准指导帮扶,有效消除噪声扰民影响
案情简介
群众反映厦门市湖里区某企业每天凌晨3点半至4点,装卸货物产生的噪声扰民。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到该企业开展现场调查,发现该企业共有6处装卸货区域在凌晨3—4点进行作业,影响周边居民。企业初步整改后,仍未达到群众的期望值,其后一个月内反复被投诉噪声扰民问题。
化解情况
执法人员深入群众、企业“面对面”沟通,逐个环节梳理分析噪声产生原因,从调整货车朝向、将叉车的轮子改为塑胶、货车尾板角安装缓冲垫等方法入手,精准指导企业整改,切实有效消减噪声。近半年内未再收到群众的相关投诉。
经验启示
在环境信访投诉处理中,要深入群众和被投诉单位,认真调查处理,细致梳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精准帮扶指导被投诉单位开展整改,努力实现“案结事了”。
二、兼顾“国标”“民标”,促进企业与群众和谐共处
案情简介
群众反映厦门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噪声对其正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厦门市同安生态环境局现场勘察,该公司已采取多项降噪措施,且经监测的厂界噪声达标。该投诉件属于典型的“国标”排污与“民标”诉求相矛盾类型。
化解情况
厦门市同安生态环境局耐心做通企业工作,征得投诉人同意后,带领公司负责人到该居民家中实地体验噪声影响,理解投诉人感受并承诺采取进一步降噪措施。厦门市同安生态环境局指导帮扶该公司在原有降噪措施基础上进一步提档升级,建设“之字型”降噪通道,并将原有的隔音墙更换成实体墙,提升降噪效果。经整改,该噪声扰民纠纷圆满化解,居民评价满意。
经验启示
厦门市同安生态环境局未止步于企业达标排放,而是坚持以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为标准,深入现场,积极做好企业思想工作,指导帮扶提升改造,最终化解“国标”排污与“民标”诉求矛盾,解决群众“家门口”生态环境问题。
三、快速核查线索,第一时间制止环境违法问题
案情简介
群众反映有人在三明市尤溪县西城镇后洋村某厂房内浸泡竹片。尤溪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接到举报后,当天赶往现场勘查,发现某加工厂用片状氢氧化钠浸泡竹片,未办理环保相关手续,涉嫌私设暗管排放有毒物质(废碱液)。
化解情况
接到投诉后,执法人员迅速反应、赶赴现场、固化证据,第一时间依法对该加工厂的竹片浸泡车间、生产设备进行查封。该案件已按规定移送公安机关,目前正处于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
经验启示
群众投诉举报是发现环境违法线索的“金矿”,三明市尤溪生态环境局在接到群众举报后,快处速办,第一时间核实并取证,当场查封生产设备阻止当事人继续排污,有效避免污染的进一步扩大。
四、开展有奖举报,充分发挥公众监督作用
案情简介
群众反映有车辆将装有某公司的氟石膏倾倒至邵武市城郊镇隔应村皇山井矿道边。南平市邵武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立即赴现场跟踪调查,发现情况基本属实。
化解情况
南平市生态环境局第一时间要求该公司清理氟石膏(全部转运至邵武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暂存),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依法对该公司立案查处,责令立即改正环境违法行为,罚款人民币12万元。同时,邵武生态环境局依据《南平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规定,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经验启示
本案中的固废倾倒地点位于偏远山区地带矿井道边,日常巡查监管难以发现。通过实施举报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奖励,鼓励群众第一时间举报投诉生态环境破坏行为,有利于生态环境部门精准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置,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五、领导包案化解,听民声排民忧解民难
案情简介
群众反映松溪县某茶叶公司与居民区仅一墙之隔,噪声、扬尘严重扰民。南平市松溪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赴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敏感点距离居民区不足10米,噪声、扬尘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且无配套“三防”设施。
化解情况
由于该公司与居民距离较近,几年间投诉不断。南平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由南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和松溪生态环境局局长包案化解,多次下访,指导企业配套治污设施。同时,获悉该公司有搬迁意向后,包案领导多次帮助企业协调相关部门,另选新址。目前,该公司大部分设备已完成搬迁,预计2024年底全部完成搬迁。
经验启示
地方生态环境局在办理该信访件过程中,实行领导包案,搭建连心之桥,让群众和企业相互理解,化解矛盾。同时,包案领导下访一线调研,为企业提供精准有效指导,并多方协调推动搬迁,促进了矛盾化解。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省生态环境厅将坚持人民至上,进一步深化信访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生态环境信访法治化水平,扎实推进信访问题源头化解攻坚,全面提高生态环境信访工作质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助力美丽福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原文链接:https://sthjt.fujian.gov.cn/zwgk/sthjyw/stdt/202501/t20250106_661916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